1 前言

所謂一個USB外接式硬碟,其實包括硬碟的USB外接盒(就是俗稱為USB硬碟外接盒),以及硬碟兩大部份。

2 USB硬碟外接盒的介面規格

先談談硬碟的USB外接盒的介面規格,USB的規格包括3種,分別是USB 1.0, USB 2.0 以及USB 3.0。各介面的傳輸速度歸納如下:

USB介面
速度(Mbps) 
 
速度(MBps)(8b/10b encoding)
 USB 1.0  12 Mbps  0.1 MBps
 USB 2.0  480 Mbps  60 MBps
 USB 3.0  5,000 Mbps  625 MBps

 

其 中Mbps是Mega bits per second的意思,也就是"百萬位元"的意思,而MBps是Mega Bytes per second的意思,也就是"百萬字元"的意思。Mbps與MBps之間的關係,如同一般人對於8個Bit等於1個Byte的認知差不多,但是在USB的 速度規格上,因為傳輸錯誤檢核等原因所以也會採用傳輸10個Bit等同於1個Byte的方式來進行計算,上述表格基本上是以8 bits=1 Byte來進行計算。所以可以看出USB 2.0理論上最高的傳輸速度為480Mbps,而USB 3.0理論上最高的傳輸速度為5Gbps,兩者的速度比率高達10倍。目前主流的USB介面為USB 3.0

3 外接式硬碟的介面規格

外 接式硬碟本身的理論傳輸速度基本上取決於硬碟的規格,最早的硬碟介面規格分成IDE以及SATA,這兩者的實體連接Pin腳數目與樣式是不同的,而傳輸的 速度也有所不同,SATA介面的傳輸速度比IDE介面的傳輸速度快,以目前的前況來看,IDE介面的硬碟已經不再生產了,所以市面上也買不到了。而 SATA介面的硬碟規格又分為SATA 1.0, STAT 2.0, SATA 3.0,其傳輸的速度歸納如下:

SATA介面   速度(Mbps) 速度(Gbps)  速度(Gbps)(8b/10b encoding)  速度(MBps)(8b/10b encoding) 
 SATA 1.0  1,500 Mbps  1.5 Gbps  1.2 Gbps  150 MBps
 SATA 2.0  3,000 Mbps  3.0 Gbps  2.4 Gbps  300 MBps
 STAT 3.0  5,000 Mbps  5.0 Gbps  5.0 Gbps  600 MBps

同樣的 8 bits = 1 Byte。

目前筆電用的2.5吋磁盤轉輸式的硬碟主要仍是採用SATA 2.0,而SSD固態硬碟才是採用SSD 3.0。3.5吋的硬碟也已經出現SATA 3.0,然而3.5吋的外接式硬碟體積比較大,攜帶不方便。而且2.5吋的SSD固態硬碟仍然很貴。

4 傳輸速度

實際的外接式硬碟資料傳輸速度其實是取決於以下的各個因素:USB硬碟外接盒的傳輸速度,硬碟本身的傳輸速度,當下所使用電腦主機板上的BUS速度,以及所傳送檔案的大小。

基 本上,SATA 2.0的硬碟至少就要裝在USB 2.0以及USB 3.0的硬碟外接盒上,但是若SATA 2.0的硬碟裝在USB 3.0的硬碟外接盒上之後,就想要達到USB 3.0的傳輸速度,那是不可能的,因為硬碟的速度是受限於SATA 2.0的速度。但是SATA 2.0的硬碟確實是可以安裝在USB 3.0的硬碟外接盒上,且運作是沒有問題的。

再者,當下所使用電腦主機板的Data BUS資料匯流排的傳輸速度與CPU是否已提供對於USB 3.0的內建控的功能,自然也會影響最終的傳輸速度,例如,第三代的Intel Core i 系列CPU就已提供CPU有能力原生處理USB 3.0介面的能力,所以自然傳輸與處理USB 3.0來源的傳輸能力就比較好。

而檔案的大小也會影響最終的傳輸速度,原則是在單位時間內傳輸某一群檔案時,其整體或平均的傳輸速度的規則是:單一檔案的大小愈大,其傳輸的速度會愈快,但若同時傳送多個有點大但又不太大的檔案群時,整體的平均速度反而會降下來。

筆者目前所使用的筆電內建硬碟是 SATA 2.0 (7200 轉),且有一顆USB 3.0 外接3.5吋 SATA 3.0的2TB外接式硬碟,所以理論上當從筆電中的 SATA 2.0 硬碟複製一個目錄的檔案至USB 3.0 外接3.5吋 SATA 3.0的2TB外接式硬碟時,心想至少應該要達到SATA 2.0的600 MBps速度時,但實際上卻遠低於此一SATA 2.0的理論值,其可能的原因就有可能是與整個傳送檔案群的大小特性有關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USB SATA USB外接式硬碟
    全站熱搜

    xx3d2ybn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